四年制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生物技术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一定医学基础的能够在高等院校、各级医院、科研机构、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4.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5.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6.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7.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追求卓越。 (二)知识目标 1.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和生物学实验技术等生命科学基础以及医学基础知识,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2.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3.熟悉国家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以及生物实验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三)技能目标 1.初步具备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掌握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遗传学实验技术等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技术。 3.具有一定的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的能力,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相关精密仪器的使用方法。 4.熟练使用网络并熟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独立阅读和查阅专业文献。 5.达到国家《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较高要求”,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科技文献资料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但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6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工程、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统计学、实验动物学、医学机能实验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免疫与组织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遗传学实验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实验技术等。 五、实践教学 结合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实验、见习课程的学时比例,强化实践技能培训和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实习中,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安排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撰写。毕业实习安排学生进入生物技术企业、医院相关科室、科研实验室等生物技术岗位,从事各种生物技术有关的实验室、生产管理等工作。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性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实际生产和科研岗位实践所学,掌握所从事行业的新理论、新技术、行业法规,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实习结束后,总结实习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论文答辩。 六、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实习意向和个人发展规划,在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中开设方向课和实践课。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结合实习基地建设和专业培养目标,每年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和计划。该模板中的方向课和实践课均在实习基地完成。 七、课外培养计划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技能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如参加教师课题组的国家级、省级和校极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等,并鼓励学生以第一作者进行科研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等科研实践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 八、学业考核、毕业与学位授予 1.严格进行学业考核,实行学分制记分。 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最低学分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并达到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 3.达到《成都医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规定的标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未修满规定学分者以及有其它不符合毕业的条件者,按学位及学籍管理实施细则和《学生手册》有关规定办理。 九、教学计划 1、教学周计划表 2、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学分要求为175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20学分(含通识教育课43学分,专业基础课39.5学分,专业课37.5学分。选修课29学分(含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17学分);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8学分;毕业实习26周(13学分),毕业论文(5学分)。 表1: 课程结构与学分分配总表 表2:专业限选课一览表 表3: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课程一览表 表4: 4年制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